[楊蟬]非天第 60 章 非天

人間,揚州。

一場戰事,一方一敗塗地,滿城血流成河,巷中壘屍及頂。

鞑兵穿行城中,見了漢人不由分說便砍去一刀,喊道:“蠻子獻寶!”

無人獻出財物換取自身性命,傾盆大雨中,一城的人,赤紅着雙目,恨火熊熊,欲燃盡這些令他們國破家亡的儈子手。

城牆的旗杆上,高高挂起揚州知府的人頭,城牆下,有那行令的傳令下去:“不降,便殺!自首者,可赦免!”

來來去去都是那麽一句。

而在鄰街,先前出屋降了的百姓,被分成幾堆後如螞蚱般串好,官兵用長矛一陣猛刺,一一殺之。

有人向将軍報:“報将軍!應無藏犯了!”

将軍的鼻子抽了抽,血腥味似還不夠濃。

“再搜,一個不留。”他如此下令。

于是官兵沖入百姓家,以矛戳刺各種藏匿所在,有時撲個空,有時矛頭染了紅。稻草中、雜物裏,不一陣便有泊泊血流湧出,那藏匿在裏面的人,也就不再動彈了。

滿地被棄的嬰兒,不知父母身在何方。鞑兵騎馬踏過,又是一地血肉。

一個揚州城,屍首填溝渠,血塞滿池塘,哪裏來的莺歌燕語,唯有惡臭難當。

這亂世,還分什麽人與鬼。

有兵士,剛想推開一扇門,門自己卻開了。

一個書生模樣的男人,兩鬓斑白,儀容整理得幹幹淨淨,似正等着他們。與鞑兵照面,他從容不迫,只吐露兩字:“不降。”

于是,鞑兵手起刀落。那書生手中一張紙,翩然落地,被人踩進泥裏。如注的雨水暈開了墨色,卻刷不去那黑得深沉的字跡。

兵士中,有那降于滿人的漢兵,探頭看一眼,看紙上寫了什麽。

長河九萬裏,盡封冰雪中。

天地兩茫茫,北風殺意濃。

白梅落古道,傾色掩芳蹤。

老枝應猶在,何怯論枯榮!

于是,這個漢兵似領悟到了什麽,可是只是一瞬,滿兵一聲吆喝,他又屁颠屁颠地要為其效力去了。

“看……那是什麽?”

才得了一城的滿人,個個驚奇訝異,望着空中一道大口。

“天……裂了?”

……

她在下墜,那無盡的虛空終于裂開一道縫隙,她正從那縫隙穿過,向地面急急墜去!

哦,她快死了。她竟能死了。因那承載龍火的心髒就在她體內,在這最後的時刻,她突然懂得了關于死的含義。

死就是虛無。或許她的執念也會循着冥河流入瑤池,與那些人一樣,融于大道,道化歸一。

到那時,她的執念,楊戬的執念,便混作一團,再也不分彼此。

那是好事嗎?她想。

勉力擡起頭,她的眼中映着天上那道縫隙裏楊戬的面孔,離得那樣遠,卻還是看得那樣清楚,他冷冷地看向她,絲毫不見昔日的溫情。那是她的兄長,也是她的師傅,甘願為她耗盡一切的親人,她是他救回來的,所以,命也該當由他收回!

是!她從來都這樣想!但是,為何,這一次她卻心留遺憾!

眼前浮光掠影,皆為往昔記憶。

回到五歲時那一日,家破人亡時,她也是這般,仰着頭,看向天去。她記得那恨意了,那是她的恨意,也是她的初心。

她又記起,桃山……

……

“阿蟬,你去哪裏!”

“去……尋得燭龍之火!”

“燭龍之火……你……尋它做什麽?”

“為了改換這一切,為了你……為了娘……為了我們楊家如今的一切——我不服!”

……

“是,我……不服……”她清醒了。

她在下墜,地面近了。

她聽得下界雀躍歡呼,是什麽人,勝了。

“你等我七日……”

她記起了,她向劉玺如此說過。可是在天闕這一陣,下界已是幾日了?!

“我不能……失信于人……”她想,正是這念頭,愈燃愈烈,掙起她最後一分力氣!

“我!我不會輸!”

死,有何懼!可這份執,豈是那上位者可奪!

“我未輸,二哥便未輸,天命不可逆,我偏要逆天而行!啊——!”

最後一聲高喝,五指張開,直直插入重創的胸口!看這逆天,究竟是逆了天,還是逆了誰的執,誰的願!

她掏出一顆心,一顆屬于她的赤子心,紅彤彤,熱乎乎,撲通撲通地還在她手中跳動,也似在最後,一陣又一陣凄婉的哀鳴。

她将之緊緊握住!

“哈……龍火……你是要我看盡三界衆生,看清人心叵測,因為你……你也對這世間……失望了嗎?可是……”

——吾楊蟬,好殺戮,一生奉行以殺止殺,非良人也。但在此生盡頭,惟願窮盡畢生之力,盡誅三界奸佞,還世間一派清明!

她吐出最後一口氣:“你可知世人,何為無憾于心……”

——以那天地為爐鼎,以吾身軀為藥引——幽幽燭火,萬古長明!

地火再引,散盡這殘軀,形神俱滅。唯留手中一顆心,化作一盞蓮燈,繼續向那下界飄去。

“阿蟬……阿蟬啊……”

玉鼎真人目睹一切,哀呼道:“楊家絕戶了……楊家絕戶了……戬兒,師傅對不起你,對不起你……”

他身側,哪吒受傷不輕,也望着天,卻是什麽話都說不出來了。

哮天犬一聲長嚎,如在相迎,迎來一盞蓮燈,落到玉鼎真人的手中。

縱觀這三界,再無什麽,可将之束縛了。

所謂自由,不過如此。

那斷了線的紙鳶,飛就飛了,哪怕下墜,那也是曾真正自由翺翔于天際的……

蓮心中一點燭火,細細小小,閃了又閃。突然,凝成青煙,散了去,接着,再燃起!

他捧着那蓮燈,驚見身周景色丕變,萬物倒退初始,從有退于無,再由無生有……一切變化,不可言說,唯有他留在原地,目睹一切造化,如狂風暴雨,席卷八方——最後,風平浪靜,如從未發生過一般。

他一愣,猶如一瞬間往來千百萬年……可是,怎可能?他可是個凡人。

他低頭,見手中片片蓮瓣褪去,最後那一點燭光活潑地跳了跳,也就此隐匿于他掌心裏。

這個老道,有些恍惚了,這大白天的,他幹嘛要托着一盞燈呢?又一思,手中空無一物,他剛才,是在想什麽?

擡起手,他抹去頰邊一點濕潤。這一日,就在這個村落,外界才傳來滿兵被大敗的消息。

村中,有名漢子,提着一根雞毛撣正追他六七歲的小兒子,邊追邊罵罵咧咧:“小兔崽子你給我回來!”

那小子做個鬼臉便翻到屋頂上去了:“就不回就不回!你追到算你本事!”

屋中又沖出兩兄弟,一左一右架住那漢子:“父親您要冷靜啊……”

又有四名結拜兄弟在不遠處喝酒談天,見到這一幕紛紛大笑。

另一屋中走出一雙夫婦,駐足觀看片刻,便搖頭微笑離開。

草木間,竄過一只狐貍,口中叼着一只誰家的雞,溜進林子去了。

吵鬧聲中,老道猶有熟悉之感,但片刻後,又如斯陌生。

犬吠了一聲,有人在他身後叫他。

“師傅,您又晃神了?”

他回頭,見一十二三歲的少年身着道士裝扮,身側跟着一條白色細犬。

道童身後,拖着他的影子,那影子與常人沒什麽不同,又黑又長。

他晃了晃腦袋,道:“沒什麽,戬兒,我們走吧,在這村裏也住了不少時日,該走了……”

“這一回,又是要到哪裏去?”少年問。

“要到哪裏去?”老道被這問題問住,“這個嘛,哪裏都可以,我們修道之人……”

“哈哈,修道……”路邊一個醉漢聞此笑道,“修道修道……可這世上誰修成了道?神仙妖怪,都是些演義的故事罷了,算不得真。”

“師傅……”道童扯扯老道的衣角,或許是在提醒他不要和醉漢一般見識。

“唉,我們走吧。”他牽起那個少年,不再提什麽修道的話了。

出了村,道童又問他:“師傅,我們要去哪裏?”

他們眼前,近處稻田剛冒新苗,遠處青山重巒疊嶂,天邊一道長雲,盤踞山邊,形貌如龍。

“尋龍,”他脫口而處,“尋那燭龍之火,尋那長明不熄之光,還有……還有……”

有個名字,将到嘴邊,可是偏偏記不起來了。

他低頭,看一眼他徒兒,那雙黑黑亮亮的眸子裏,滿是憧憬與希望。

“走吧!”他終于下定了決心,帶着道童穿過遍布牛糞的鄉間小道,向那山巒而去。

“去尋燭龍之火嗎?”他徒弟好奇道。

“不,去找個道觀常駐,咱不走啦!”

“您不是要修道麽?”

“道在心中,而我們,生在俗世中,就得過得像個人!”

“師傅,這可是第一次,您說的話我能聽懂了。”

“臭小子,你揶揄我?”

“徒兒哪兒敢……不過,您剛才神色有異,是真沒事兒麽?”

“沒有沒有!你師傅我……不過是今天總覺着,身邊好似少了個人……”

“少個人?誰啊……”

——是誰呢。

——誰也不是。

一老一少,身影漸遠,那條雲帶,順風而行。

天邊亮起一陣若有若無的長吟,或在此時這執念終找到了真正的歸宿,無憾,無悔……

猶如一個故事,行到尾終,卻譜下另一個句首:

燭火寂滅,乾坤倒逆。

萬物從始,天地開玄!

(全文完)

後記

好像我喜歡的文我都愛寫個後記。不過這篇文我寫的很痛苦,并不是我喜歡的。然而,我也寫了這麽個後記。

應該說,最初寫這篇文的動機是因為某篇大名鼎鼎的虐文,我上學時看的,到現在還是某種如陰影一樣的東西盤踞在我心裏。我相信很多人也是如此,只是有的人甘願順服,所以我能見到的每篇寶蓮燈同人幾乎都脫不開那篇文的影子,楊戬出場就是杵在那裏被沉香砍……

卧槽,楊戬是傻逼麽樂意整天被人砍!砍完再虐,虐完再拼回來?!作為正常人,我是對此拒絕的。

我相信人性黑暗,但所謂的黑暗不是這個樣子。一個虐字,就是黑暗了麽?全世界的人莫名其妙對一個人仇恨到那個地步,而那個人也就這麽甘願被人仇恨被人淩遲——這不是黑暗,而是個傻瓜陷入一群神經病中去了。

有一句話當講不當講:一味的黑暗與一味的光明,都是相同的不切實際。

所以我自己寫了,自娛自樂,申榜一次後太累就處于一直默默寫的狀态。我無所謂被人看不看,別人看到了要來罵我……其實也無所謂啦,我寫我的故事,管不了別人的嘴。或許你們心中的楊戬不是我所寫出來的樣子的,很抱歉,我盡力了。

而且,嘿嘿嘿,反正也寫完了。罵不罵也就無所謂了。

楊戬以凡人之軀複活,歷史被重置,滿清沒入關,漢人的天下還是屬于漢人。

可能有人不能接受這個結局,但就如文中角色的抉擇:是當一個無知無覺的愚人,還是當一個背負蒼生的智者?

可見——

猴子灑脫,選擇自我離棄世間,應了名中悟空二字。

楊戬為情所困,三界與三妹,一杆天秤怎麽也放不平,幹脆最終還是從了私心。

楊蟬呢,是個随性自私的人,她無所謂蒼生,但最終,她為蒼生而戰,而死。并且臨死還要拖天庭下水,從此世間沒有神佛,凡人紛争,就讓凡人自己了斷因果!她的目的達到——值了。

很顯然,我要寫的,不是一個人的受虐,也不是誰和誰的愛恨糾葛。而是這樣的一個選擇,同時這個選擇,也交給觀衆,換做是你,你怎麽選?

另外,我還想說一句:了此怨念!痛快啊!

(真·全文完)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