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那天,秦家的兄弟姐妹都去了,就連秦麗霞抱着孩子都去了,因為秦盛有車啊!
秦麗霞的女兒快七個月了,因為沒奶水,四個月時幹脆就喝奶粉了。
周凱掙那幾個錢基本都買奶粉了,所以他們兩口子攢錢蓋大房子的事肯定得往後延了。
不過秦麗霞抱着孩子去孫家轉了一圈心情好不少,因為孫家不如周家啊!雖然就一個兒子,可是這也太窮了吧!家裏連件像樣的家具都沒有。
今天來看家,就準備了兩桌,每桌八個菜四葷四素,顯得寒酸多了。
不過不得不說孫大壯這小夥子不錯,人挺透溜的。
葛大娘因為是媒人也跟着來了,葛淑芳因為秦盛和郝美喜的緣故就沒過來,免得大家見面都尴尬。不過葛淑芳的丈夫來了。
郝美喜這還第一次見到葛淑芳的丈夫,也就是一個普通莊稼漢,不過看着挺老實的,應該是個肯幹的,葛淑芳能找到這樣的算是不錯了。
中午還沒等吃飯,孫大壯就不帶着秦盛去他們後山看看。
不得不說這片山是真不小,土壤濕度也行,不過肯定得靠天吃飯。
“你們這山上種樹沒問題,但你可能需要在旱的時候背水上山,還有最重要的一點,你們這路況實在是太差了,無形中就增加收果的成本,所以你就算種果樹,這果怕是也難賣。”
秦盛說的都是實話,要想富先修路,這路是絕對重要的,就這地方車都開不上來,怎麽收水果啊!
“三哥,你不就是收水果的嘛!”
“我是收水果的,但是我也是給單位收水果,比如正常收水果,去別的地方油錢三塊錢就夠用了,可是到你們這五塊錢還不知道能不能跑到,那你認為單位會讓我去哪收,除非你把蘋果送過來,這就一點問題都沒有了。”
孫大壯這下明白了,“三哥,也就是說這山種果樹肯定沒問題呗!”
“沒問題。”
聽了秦盛肯定的回答孫大壯高興的不知道說什麽才好,“三哥,我決定過幾天把山包下來,明年春天種果樹,你能幫我嗎?”
“這沒問題,果樹苗我幫你買。”
“那除了蘋果你看看這山上不能種點什麽?”
“如果能忙過來的話,可以試着再種點葡萄。”
“行,我聽三哥的。”
“不過,你把錢都給彩禮了,想要承包這片山還有錢嗎?”
“想辦法錯,實在不行跟別人合夥。”
“能自己幹盡量自己幹,合夥的買賣除非你對那個人絕對信任。”
“三哥,我知道了。”孫大壯笑着說。
孫家在看家當天就把彩禮錢給了秦麗萍,訂婚就免了,就等着收完秋直接結婚了。
婚期正好兩家人都在,之前孫大壯她媽找把他們兩個生日時辰排了一下,說是陰歷十月二十六是個好日子,陽歷那天是十一月十一,估計這時家家戶戶基本也就忙完了。
郝美喜一聽可真是巧,又是雙十一,這是紀念她穿越三周年嗎?
孫家雖然給了五百塊錢彩禮,可是孫家什麽也沒有啊!總不能讓秦麗萍把這五百塊錢都買嫁妝搬回去吧!
孫大壯說不用,秦麗萍願意帶啥來就帶啥來,其他的他會想辦法的,雖然不能像城裏人那樣三轉一響,但是自行車他肯定能滿足了。
對于其它的他得慢慢掙,而且房子他還得收拾一下,所以孫家這邊的事也挺多的。
秦家這邊也不可能一毛不拔,楊大花還是照樣給女兒準備兩套被褥,秦麗萍準備買兩塊手表,這樣兩轉不就有了,至于縫紉機那玩意,就算買了,她也不一定會用啊!所以幹脆省了。
至于一響,秦麗萍盯上郝美喜家之前那個錄音機了。
秦盛直接拒絕了,“孩子們還聽小喇叭呢!再說你結婚盯我們家東西幹什麽。”
秦麗萍讨了個沒趣也不吱聲了,不過她想辦法讓她媽去要。
秦麗萍的婚事訂下來了,大家夥就各忙各的去了,可是秦麗霞卻盯上了,各位嫂子給秦麗萍的結婚禮物。
要知道她當時結婚時,嫂子們可沒送什麽好東西,也就是意思意思。
不過顯然今年有她媽幫着妹妹掙口袋呢!嫂子們給少了,她媽就不高興了。
因為這事秦二嫂子在鎮上特意找郝美喜商量這事。
“我之前就想着麗霞結婚時送啥,我們現在還送麗萍啥,可是那天娘的話你也聽到了,說現在跟兩年前可是不一樣了,那意思我們做嫂子的不能太小氣。”
“秦麗萍想要的多了,三轉一響她都沒有,難到要我們幾家給湊啊!”郝美喜才不管這些呢!
“現在雖然家家條件都比之前強了,但是各家還得過日子呢!”
不知道為什麽大姐秦麗華這次啥也沒說,還真是稀奇,要知道秦麗霞結婚時,她恨不得能幫着做主了。估計是大姐夫之前在家教訓過了,所以這次她一點動靜也沒有。
“這事還是我們三家定吧,別管婆婆說什麽。再說了她婚期不是訂在十一月嘛!來得及,等秋收完我們再商量也行。”
“行,那到時我跟大嫂說一聲,等秋收完了咱們仨一起去買東西。”
大嫂一般情況下都聽她們倆的,所以這事好商量,雖然不能以秦麗霞的标準給秦麗萍準備東西,但也不能差的太多,他們可不是楊大花水永遠端不平。
兩個了放暑假的時間,秦盛和郝美喜開始搬家了,其實要搬的也沒什麽東西,因為小二樓那邊什麽也不缺,但是兩人還是象征性的拉了一車過去。
以鍋碗瓢盆還有被褥為主,其實這些東西郝美喜可以在電商平臺買新的,但是不想太招搖,所以還是把家裏這些舊的拿過去了。
然後一家人不忘把賽虎也帶上,到了那邊一樣能看家戶院。
這邊其實也沒什麽貴重的東西,主要是貴重的東西郝美喜都放空間了,所以這邊也不怕別人惦記。
再說秦盛有車,隔三差五還回來一趟,平時李國柱家幫着看一眼就行了。
至于惦記他們房子的秦老漢和楊大花,那就繼續惦記吧!不是他們不孝,如果那老兩口真的沒地方住了,他們也不可能就那樣看着,可是明明有地方住,只想着享受,那他們只能拒絕了。
畢竟當初被趕出來時,楊大花就沒把他們當成秦家人,現在想起還有他這個兒子了,是不是有點晚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