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美喜離開姚春麗家就直奔賣舊貨的地方去了,她主要想買一些面袋子,她運氣好還真讓她碰到了,面袋子一毛錢一個,郝美喜挑新的買了十個,一個面袋子拆開差不多有一米,十個的話被裏還有褥子都夠了。
她是想從電商平臺拿出一些老粗布的,可是她去轉了一圈,實在是現在沒有賣這些東西的,為了低調她也是挺拼的。看将來有機去,去海市或是京市轉轉,或許能找借口把些好東西拿出來,畢竟那是大城市,就算拿出來一些不常見的東西人們也不會想太多。
買完這些東西她又找了一個沒人的地方把平臺買的五斤的棉被拿出來,有平臺就是方便,棉被都是做好的,而且是紗布網好的那種,回去直接套在被套裏就行了,其實外面應該再加一層的,可惜沒那麽多布就直接這麽着吧!
郝美喜趕回市場時,秦盛手裏就剩一只野兔了,這大冷的天他在那直跺腳,郝美喜這才發現他的鞋還是一雙單的黃膠鞋呢!
“我去供銷社看看買點啥!這些東西先放你這,我一會兒回來找你。”
“就剩這一只兔子了,我一會兒去找你吧!你別來回跑了。”看着郝美喜凍的通紅的小臉秦盛也心疼。
“行,那你一會兒供銷社門口等我。”郝美喜把被放在秦盛那背個空背簍就走了。
郝美喜手裏還有不少票,有前些日子原主娘給的,還有之前她賣軍大衣換的,她去供銷社直接就奔賣鞋的櫃臺去了,看看這個年代的大頭棉鞋她能不能在電商平臺找到差不多的,可惜還真找不到,于是直接就買了一雙翻毛大頭鞋,因為是純牛皮的這雙鞋就花了十二塊五,還不算票。
真是挺讓郝美喜心疼的,可是這天一天比一天冷了,秦盛現在天天上山打獵砍柴,這要是把腳凍壞了怎麽辦?
她還給自己買了一雙條絨棉鞋,還想給孩子買,結果手裏票就夠了。物資緊缺的年代,票是真的成問題,實在不行她回去給孩子做吧!雖然不太會,可是孩子們的姥姥應該會吧!
郝美喜真的是把原主娘當親媽,因為她是真的從老人家身上感受到了溫暖,不得不說原主是幸福的,可惜命短,不過她一定會替原主孝敬爹娘的。
郝美喜出來的時候,秦盛已經推着車等在供銷社門口了,郝美喜當即的把大頭鞋拿出來讓他試試,秦盛一臉驚喜地看着她,“這、這是給我買的?”
“四十四碼的,你試試,不行我再拿回去換。”郝美喜的記憶裏原主老公穿四三碼,可是冬天如果再套一雙厚襪子,她怕四十三碼的太緊,而且這大頭棉鞋裏面全都是毛,所以就選大一號的了。
秦盛忙脫了自己的黃膠鞋試了試,“正好,回去墊個厚點的鞋墊再穿雙厚襪子應該正好。冬天的鞋不能太緊,太緊了凍腳。”
“這襪子你直接穿上吧!然後穿棉鞋回去吧!”這雙襪子是郝美喜從電商平臺直接買的,厚厚的羊毛襪,當然除了秦盛的她還買了爹娘和兩個孩子的,這些東西直接從電商平臺買顏色素淨的就行了,一般不會有人懷疑的。
“行!”秦盛高高興興地把舊襪子脫了直接套上新襪子和大頭棉鞋,別說還真是暖和。“你上車,要是冷就把棉被蓋腿上。
來時車上拉的東西,回去就是空的,郝美喜坐上去正好,她也沒客氣用面袋子把被簡單罩了一下,直接蓋腿上了。
大概是有了新棉鞋,秦盛這走起來跟踩了風火輪似的,不過就算是這樣兩個還是凍的鼻尖通紅。
他們回來時已經過晌午了,原主娘早就把飯做好了,兩個小的吃完飯跑去隔壁學習去了,別看才寫幾天,已經認識十多個字了。
郝美喜路上在棉被的掩蓋下,偷偷的往背簍裏塞了不少東西,兩條五花肉,五斤雪梨,兩斤棉花,一塊做鞋用的黑色條絨布料,這是她從電商平臺翻了好久才找到的。
反正她平臺存的錢越來越多,既然錢只能換物,就算貴點也值得。而且水果真是超便宜,如果不是背簍太小,她真想多買點,當然還有小三丫的奶粉,這個是萬萬不能缺的。
不過這些東西在葉鳳芹眼裏就是小兩口太不會過了,“你們啊!別忘了還有罰款要交呢!”
“媽,我們知道,秦盛這段時間收獲挺多的,哪次都能賣二十多塊錢呢!”
“那你們也得省着點,買這麽多肉幹什麽?過幾天村裏殺豬會分肉的。”每個村快過年的時候都會殺豬分肉,尤其今年山水村裏比去年多養了幾頭豬。
“這兩條肉媽你拿回去一條,我是特意給你們帶的。”
“我們可不要,你腌起來慢慢吃吧!抹上鹽就挂在外屋也不能壞。”葉鳳芹知道女兒現在過的怎麽樣,她可不能拿女兒的肉。
“媽,你就拿着吧!秦盛這周就賣了五十多塊錢,照這樣下去,開春我們肯定能把罰款交了,你就交心吧!還有,我還想讓你幫着兩個孩子做棉鞋呢!”
看着女兒拿回來的這些東西,葉鳳芹知道小兩口的日子有奔頭,那當然高興,可是這也太大手大腳了。
不過買都買了她還能說什麽,她知道女兒也是為了三個孩子,尤其是小三丫,這一天奶粉就能喝不少,她這次來發現,三丫是越來越能吃了,不過小臉也越來越胖了。
郝美喜晚上直接做了蘿蔔肉餡混合面的蒸餃,當然她摻的白面比較多,這種蒸餃比普通餃子大比包子小點,她做的多,除了兩位大叔的,還特意給葉鳳芹帶回去二十個。
葉鳳芹下午還幫着郝美喜把面帶子漿洗出來了,這樣明天估計就全幹了,她答應後天過來幫女兒做被,走時還把孩子做棉鞋的活都攬過去了。
郝美喜買了一米的黑條絨布呢!然後給了原主娘一斤棉花,告訴她除了她這兩個孩子的,剩下的棉花和布給哥哥家幾個孩子做幾雙鞋,如果條絨布不夠,她再想辦法,怎麽也得讓孩子們過年穿雙新棉鞋。
“等我回去把鞋面剪好,棉花分出來,你嫂子她們自己就做了。都冬閑呢!我看她們千層底都打好了,你這條絨布拿回去,她們不知道得高興成啥樣呢!”